横纵融合 纵横天下:漫谈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和工程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第一句话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在如此重要的文件里,为什么如此强调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两种教育类型有何不同?怎样通过教育创新实现不同教育类型的落地?

       建国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作为一种单独的教育类型存在,而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较低层次和缩小版本。

       一、传统的“纵向教育”类型及其面临的挑战

       1996 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设施,主要通过对现有高等学校改革、改组、改制来实施。”

       因此,国内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脱胎于原来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院校,在教育模式上基本上是普通教育的调整版本。

       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是以知识的传播为中心来组织教育活动的。

       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过程中间,通过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探索、发现和总结,产生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数量是如此之大,而且快速增长。因此,基于纵向领域的划分产生了学科和专业的概念,通过学科和专业对知识分门别类,形成体系。

       例如,我国现行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共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375个二级学科。这种基于纵向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教育活动组织的教育模式,我们称之为“纵向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在工业化阶段,为各个纵向领域大规模工业化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工业化时代主流的教育模式。

       但是,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纵向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知识的快速迭代。以通信为例,从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投入商用,到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发放5G牌照,短短33年时间里通信技术迭代了五代。

       按照传统的“纵向教育”模式,将产业界的知识进行总结提炼再进行传授,肯定会远远落后于产业知识的迭代速度和对人才的需求。这种落后导致了人才培养和产业用人需求的脱节。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互联网技术,开始是一项计算机联网的技术,应该属于计算机学科领域,但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大范围应用甚至颠覆了传统的通信技术。

       在我国现行的学科划分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两个并行的一级学科,那么,与互联网技术相关的教育,到底是应该划分在哪个学科呢?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学习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应用所获取的知识解决问题。没有持续的问题牵引,单纯的知识堆积并不一定意味着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调侃。

       “纵向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授,是因为在传统的教育技术条件下,获取知识并不是一种普惠权利,所以要先进行知识的储备,知识传授和知识应用(解决问题)环节是脱节的。

       今天,教育技术条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基于手机和网络,大多数知识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在这样一个新的技术条件下,是否还必须沿用“纵向教育”先传授知识后解决问题的模式呢?

       纵向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体系性、逻辑性,侧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是绝大部分高职学生高考分数比较低,高考已经证明,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而言,高职学生在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因此,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针对现有的高职学生,是否有一种更合适、更高效的培养模式呢?

       二、“横向教育”类型的提出及其优势

       正是因为传统的“纵向教育”模式在新时代面临的诸多挑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不同的教育类型。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我们称这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为“横向教育,应该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横向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中纵向学科体系的局限,以应用项目来驱动教育过程,并通过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横向链接不同纵向学科的知识,持续牵引知识的获取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横向教育”模式中,通过机器人的操作、拆解、调试、设计的递进式的项目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检索,学习,理解相关机械、电子、计算机等跨学科的知识,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提升机器人的相关操作和应用技能,更高效地培养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

        “横向教育”的学习环境是真实的产业应用环境,驱动学生学习的应用项目是真实的产业项目,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实验实训设备是真实的主流在网设备。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沉浸在这种高度模拟真实产业环境的学习环境中,用中学,学中用,实现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产业需要的同步。

       “横向教育”的教育组织项目化,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分解项目,如何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如何进行项目组织和管理,这中间涉及到的方法和经验与产业项目非常类似。

       因此,“横向教育”教学组织中产业工程师的参与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横向教育”通过在项目、设备和人员等方面对真实产业环境的高度模拟和重现,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横向教育”通过创新解决了“纵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具有以下优势:

        ●教学环境与产业环境同步,保证了人才培养与产业用人需求的同步,也解决了“纵向教育”中知识快速迭代和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

        ●以直观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育和学习过程,更加符合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

        ●以高阶思维(应用)驱动低阶思维(记忆、理解),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美国教育和心理学家布鲁姆(Bloom,B.S.)根据长期研究提出,人类认知进阶有六个层次,依次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传统的“纵向教育”模式里,学生的绝大部分思维训练停留在记忆和理解这种低阶思维上,所以效率不高;“横向教育”以应用这种高阶思维驱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和更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从“纵向教育”到“横向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趋势和模式的演变。“纵向教育”里本身有横向的内容,如实习、毕业设计等;“横向教育”里也有纵向的内容,如相关通识和基础课程的传授。

       一个好的教育模式,一定是“纵向教育”和“横向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优势,通过“横纵融合”的教育,培养“纵横天下”的人才。

作者:谭方

 

 

 

关于我们| 走进吉云|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荣誉展示
吉云教育科技集团 Copyright © 2013-2021 版权所有 浙ICP备13003036号-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10429

浙公网安备 33020902000020号

吉云教育
宁波成人高考
宁波会计培训